2013年1月18日,致力于全球新能源资产开发和运营的天华阳光公司对外宣布,其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的30MW大型光伏地面电站成功并网。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美国页岩气的发展非常快,它是一种天然气,这几年不但产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价格非常低,比传统天然气低不少。从长远看,中国自身发展这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需求非常大。
我们这方面的市场将来扩大了,就会对我们的光伏产业可以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需求环境。张晓强接着说,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我们的能源消费结构里面,煤炭占的比重非常大,将近70%针对所谓的微网系统,我通过个人理解将几种系统分别设定一个名称,希望今后行业内交流时不再混肴概念(最怕的就是两个人为一个观点争论了半天,结果指得不是一样系统):1、与电网长连接的带储能光伏系统离并网混合系统2、与电网无任何连接的光伏带储能系统光伏独立系统3、与电网短连接的带储能光伏系统光伏独立系统(带切换装置)4、有人无电地区的带储能光伏系统光伏独立系统(也可通过一台离网逆变器和多台并网逆变器组成交流母线系统虚拟交流母线光伏系统)5、通过柴油机、风力发电、海洋能、光伏等综合动力供电的带储能系统真正的光伏微网系统(该系统可分为交流母线系统和直流母线系统两种,目前较为常用的是交流母线系统)发电站,生物通常被用作替代燃料。以下是陆剑洲对于储能与光伏配合应用的建议。近期,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政府将从4月份起向光伏储能系统提供补贴。
而且就德国目前的光伏装机比例,按照以上两种储能配置方式,是必然的选择。这就和以前经常说到的薄膜光伏电池一样,其实是几种完全不同类别的产品(如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等),只是存在某一生产工艺上的共性,由于某些特殊需求被人一再误传。国内光伏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当前,我国光伏安装总量不到年产量的10%。因此对于2013年光伏在欧盟的市场,有待改善,欧洲在经过市场整合后有望实现重新开启。但双反使得光伏产业链上的欧盟企业将失去它们的最大客户,同时会失去低廉的中国光伏组件,欧盟电站运营商的投资和建设成本一定会上升。就多晶硅行业而言,全球来看,现在产能很大,但现在能做到低于每公斤20美元成本的,全世界不到10家。
但停产减产的影响会有滞后性,3个月后,库存会越来越少如果中美市场第四季度安装市场势头强劲,31-32GW也并非不可能。
在四月上网电价补贴削减之前,日本市场很可能将出现安装潮。鉴于2011年产能挤压,行业的库存量高达25000MT。据报告显示,自2011年9月之后,鉴于价格大幅下滑,约50%的多晶硅制造商(多为中国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或停产。Bernreuter Research高管Johannes Bernreuter表示:尽管发展速度低于预期,但全球太阳能市场仍在迅速发展中。
Bernreuter Research预测,2012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下降至235000MT,相比于2011年的255000MT下滑近8%。此外,资金紧张的硅片制造商在现货市场倾销多晶硅库存以保持现金的流动性。据研究机构Bernreuter 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多晶硅产业将重新回归增长轨道,2013年产能有望增长6.5%。目前,太阳能产业正加速发展。
虽然多晶硅库存仍未完全被消化,但多晶硅现货价格已于2012年末触底。该多晶硅市场研究企业预计今年全球多晶硅市场需求(含半导体产业,但排除库存消耗)达25万吨。
预计中国客户的大量海外多晶硅出货量将转至台湾硅片制造商,并在台湾地区制造成硅片或太阳能电池进口至中国大陆。2013年年底,现货价格将反弹至每千克20至25美元。
绝大多数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依然高昂,产品质量太低。2012年,多晶硅产业备受产能过剩的困扰。基于这两点,实际数字可能要高于预期数值。中国可能于2月针对进口多晶硅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将于2013年第一季度推动现货价格上扬。太阳能产业占到多晶硅总需求的90%。鉴于第四季度光伏产业回暖,一些制造商的真实出货量很可能将高于预期。
作为多晶硅制造商的最大客户,多晶硅企业有望从中获益。不过,从13家大型公共太阳能组件制造商的最新出货量预期来看,新增装机量仅为30-31GW。
我们预计2013年光伏装机量将介于35-37GW之间。据传,中国将针对进口多晶硅征收高达50%的反倾销关税。
Bernreute分析师表示:结合大量库存以及薄膜光伏组件的供应,235000MT对于201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而言已经足够。Bernreuter Research表示,即使届时反倾销税真的高达50%,中国多晶硅产业也不会迅速得以强劲复苏。
2012年第三季度,所有顶级制造商屈服于价格压力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中国、日本以及美国有望取代德国与意大利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火车头。硅片企业与贸易商的第二次销售浪潮令现货价格加速下滑:继2011年陡降59%后,2012年高纯度多晶硅平均现货价格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即每千克15.35美元2013年年底,现货价格将反弹至每千克20至25美元。
作为多晶硅制造商的最大客户,多晶硅企业有望从中获益。据研究机构Bernreuter 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多晶硅产业将重新回归增长轨道,2013年产能有望增长6.5%。
此外,资金紧张的硅片制造商在现货市场倾销多晶硅库存以保持现金的流动性。据报告显示,自2011年9月之后,鉴于价格大幅下滑,约50%的多晶硅制造商(多为中国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或停产。
在四月上网电价补贴削减之前,日本市场很可能将出现安装潮。硅片企业与贸易商的第二次销售浪潮令现货价格加速下滑:继2011年陡降59%后,2012年高纯度多晶硅平均现货价格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即每千克15.35美元。
基于这两点,实际数字可能要高于预期数值。该多晶硅市场研究企业预计今年全球多晶硅市场需求(含半导体产业,但排除库存消耗)达25万吨。预计中国客户的大量海外多晶硅出货量将转至台湾硅片制造商,并在台湾地区制造成硅片或太阳能电池进口至中国大陆。Bernreuter Research预测,2012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下降至235000MT,相比于2011年的255000MT下滑近8%。
鉴于2011年产能挤压,行业的库存量高达25000MT。Bernreute分析师表示:结合大量库存以及薄膜光伏组件的供应,235000MT对于201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而言已经足够。
太阳能产业占到多晶硅总需求的90%。据传,中国将针对进口多晶硅征收高达50%的反倾销关税。
如果中美市场第四季度安装市场势头强劲,31-32GW也并非不可能。2012年,多晶硅产业备受产能过剩的困扰。